順豐集運倉9月16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道 從珍珠灣畔,到虎仔山下,再到島外集美新城,廈門軟件園這座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的“千億園區”,已成為全國知名的產業地標。數據顯示,目前廈門軟件園(一、二、三期)已集聚企業超6600家,371家企業入選廈門市“三高”企業庫,各類上市企業56家。今年,廈門軟件園入選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
作為廈門火炬高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廈門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廈門軟件園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金融活水的持續澆灌。多年來,園區擴大金融服務廣度與深度,創新金融服務模式,以投資槓桿撬動招商,促進企業落地生根,同時,精準滴灌激發企業創新活力,讓園區科技金融軟環境成為企業發展源源不斷的養料。
引種育苗
“金槓桿”撬動產業鏈
FPGA即現場可編程門陣列,是集成電路行業裏一個細分領域,也被稱為“萬能芯片”,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國防、消費電子、工業、醫療等領域。今年初,智多晶FPGA項目通過“雲端簽約”落地廈門火炬高新區,為做強園區集成電路產業再添一員“虎將”。
智多晶“登鷺”,離不開資本這個“金槓桿”。2019年底,紮根廈門軟件園一期的聯和基金向行業領軍企業西安智多晶微電子有限公司進行了千萬投資,並最終通過投資撬動,引進智多晶來廈設立子公司。
“作為目前廈門地區唯一一隻具有產業背景、立足本地、投資本地的專精集成電路產業基金,聯和基金已投企業包括廈門星宸科技、甬矽電子、凌陽華芯等眾多集成電路細分領域龍頭企業。”廈門聯和資本董事長兼總經理黃國謙説。
招大引強,強鏈補鏈,在產業基金的引導和助推下,經過“引種育苗”,廈門集成電路產業加速實現了從“荒漠”到“綠洲”的蜕變。黃國謙表示,聯和基金投資的企業已涵蓋IC設計、設備、製造材料、封裝測試、芯片應用等全產業鏈,2019年,基金所投企業為廈門貢獻了近10億元產值。
“廈門軟件園與各類知名基金合作,以參股的形式設立一批專業的投資基金,通過這些基金引進其在全國範圍內投資的優秀項目,助力招商引資。”廈門火炬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説。
進一步推動資金鍊與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發展,廈門軟件園還積極發揮投資基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廈門軟件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和火炬眾創孵化基金聯合入駐海西股權投資中心的專業基金管理團隊等發起設立了多隻天使和產業發展基金,總規模超過12.5億元,發揮了20倍的槓桿效應,圍繞“大數據”“文創”“IC”等信息技術領域,助力產業鏈做大做強。